平時主要做線上活動,聊聊我唯一的一次地推經歷吧。
首先說一下背景和結果。當時做的是一次面向北京市大學生的活動,相關案例在知乎專欄上有總結文章。總共印了3萬份傳單,在北京市30多所高校進行發(fā)放。發(fā)放過程中有一些浪費,估計實際發(fā)到用戶手中的傳單25000份左右,最后統(tǒng)計有效掃碼500多個,所以直觀上看轉化率2%左右,比一般傳單的轉化率稍高一些(平均水平據說是0.5%~1%)。當然由于我們的活動是以班為單位,所以實際轉化率要比這個要更高。從活動結果來看,最終有效參加活動的1000多個班級,絕大部分來自地推覆蓋的30來所高校(北京市總共80多所高校,我們選取的主要是211),通過這次活動我們凈增了6萬多用戶,所以效果還是不錯的。
簡單來說,我覺得地推(僅以傳單為例)其實就是做好兩件事:
做一份好傳單
把傳單高效地發(fā)到用戶手中,并做好引導
先說怎么做傳單。這個問題涉及面太廣,以我的水平不可能回答全面。我僅僅說一下,我們當時設計傳單時幾點考慮,以及我們最終采用的方案吧。
我們考慮的第一個問題是,這份傳單應該以圖為主,還是以文為主?
俗話說『一圖勝千言』嘛,當然用圖比較好。這是我們的第一反應。
我們第一版?zhèn)鲉未蟾攀沁@樣的:一堆卡通化的小人歡快地在野外玩耍,配上一句活動口號和活動規(guī)則介紹。原稿已丟(xiao)失(hui),畫面請自行想象。
初稿出來后,我們自己都笑了,怎么看怎么像小學課本插圖,這個畫面能激起用戶集體出游的沖動嗎?不太可能。
問題出在哪呢?我們覺得,卡通化人物游玩的場景的不足以突出我們的活動亮點,我們應該突出獎品!所以,第二個版本大概是這樣的:傳單上半部分是幾個大獎圖片(歡樂谷、度假別墅、真人CS等),下半部分是活動口號和規(guī)則介紹。
這一稿中規(guī)中矩,符合大部分傳單的氣質。如果采用的話,效果談不上太好,也不會太差。
我們當然不滿意,于是進一步思考。
真的有必要用幾張沒啥特點的圖片占據傳單一半的面積嗎?任何一家旅游網站上都充斥著類似的圖片,而且更豐富更精美。用戶看了我們傳單上這幾張并不清晰的圖片,會有多大感覺?
更關鍵的是,我們的目的并不是推銷這些旅游產品!我們要宣傳的是『全班免費出游』這個活動!而這個活動很難用圖片展示出來,展示出來也不容易被用戶理解。
『一圖勝千言』在傳單這件事上好像并不適用。為什么?
因為傳單不同于宣傳海報,更不同于藝術作品。它的目的非常簡單,那就就是促銷(其實所有廣告的本質都是銷售,不管你賣的是什么)。你只有一兩秒甚至更短的時間讓用戶對你的宣傳內容產生興趣。所以,傳單的表達方式應該越直接越好。不要試圖讓用戶去解讀和聯(lián)想(Don't Make Me Think!),因為用戶真的很忙。
傳單的主要功能是傳遞信息,而不是表達信息。在這一點上,文字顯然比圖片更直接、更有效。不妨回想一下,當你看到一張圖文并茂的促銷傳單,你會去看商品圖片還是直奔促銷信息?
所以,我們決定改變思路,以文字為主體。
然后是第二個問題,小小的A5傳單,想表達的內容太多,如何取舍?如何布局?
首先是獎品,既然沒有圖片了,要不要加上文字簡介和價格?
答案是不要,原因跟上面說的一樣,我們的目的不是推銷旅游產品。用戶對于獎品的價值有自己標準,標上價格并不會讓用戶更有動力。
然后是活動規(guī)則,要不要在傳單上說明?
答案也是不要。一方面是因為文字太多,放在傳單上不美觀,用戶也不會仔細看。另外也有必要留一點懸念,如果在傳單上說得太清楚,用戶反而會失去興趣,或者覺得機會太小而放棄。
那么,重點是什么呢?是『全班免費』這個亮點,但是『全班』不夠嚴謹,不說清楚可能引起不信任,所以我們最后決定把『20人全免單』作為整張傳單最核心的內容。
另一個問題是內容的布局,我們采用最最簡單的瀑布型,上中下三部分大致1:1:1。這樣的好處是:用戶從上往下看掃一眼,幾秒鐘就get到了全部內容,不需要變化視線方向,也不會找不到重點。還有一點好處是:這樣的布局使得這張傳單的電子版,在手機上看也非常清晰明了。為什么需要在手機上看?這一點我會在后面說明。
下面是最終成品,大家可以看到,主體是非常簡潔的幾組文字,從上到下呈瀑布型排布。圖像僅作為背景和點綴,主要用于營造感覺。
上面兩點說的是傳單的內容和形式。內容和形式傳遞給用戶的僅僅是信息,但是人是情感動物,一張好的傳單還應該激發(fā)用戶的情感。怎么實現?很簡單,讓傳單跟『我』有關!所以我們在最顯眼的兩個位置放上了兩句帶情感的話:『班長帶我出門嗨』——活動口號,『快喊班長來掃碼』——行為引導。這樣,我們不僅把用戶包含進來了,而且還把『班長』這個特殊角色帶了進來。這樣做有幾點好處:
1、激發(fā)了用戶的情感共鳴。當時正好是雙節(jié)(中秋國慶)前一周,新學期剛剛開始,很多大學生都有出游的意愿,很多人可能正在籌劃集體出去玩這件事。這個時候我們告訴用戶有個活動可以讓『班長帶我出門嗨』,還有集體免單機會,當然比較容易激發(fā)用戶的情感共鳴,轉化率自然比較高。
2、給用戶制造了一個話題。或者用一種時髦的說法,就是給用戶一種『社交幣』。大家都知道,大學里,班長常常是一個被善意調侃和『欺負』的對象。而我們恰好給用戶提供了一個要求班長為大家謀福利的機會,用戶自然樂意利用我們送到手上的這張牌。
3、給用戶明確的行為引導。很多傳單在內容和形式上花了大量的功夫,但是卻恰恰忽略了行為引導這個最重要的事情。一個好的行為引導應該是明確的(不要讓用戶莫名其妙不知道該干嘛)、簡單的(不要有復雜難懂的步驟)、低成本的(不要耗費用戶的時間、流量或金錢)?!航邪嚅L來掃碼』這個引導完全符合這些特征,簡單明了,舉手之勞。
順便在這里說一下我們這次地推的實際轉化率,由于很多用戶都是把傳單轉交給班長,雖然沒有直接掃碼,但也可以認為是成功轉化的用戶。若干個有效用戶才會產生一個掃碼,所以我們的實際轉化率比直觀上的2%還要翻若干倍。之于這個倍數到底是多少,沒有數據支撐,我只能猜測,2~4倍可能是合理的。
傳單做好了之后,接下來就是如何高效地發(fā)放傳單了。
發(fā)傳單看似簡單,但是做好很難。我覺得主要解決這幾個問題:
如何保證地推人員的素質?
如何優(yōu)化地推的執(zhí)行方法?
如何提高地推人員的積極性?
說說我們是如何做的吧。
1、在地推人員的選擇上,我們要求比較高,大部分是委托各個學校的熟人找的本校學生,不少是學生會、社團干部。他們整體素質較高,責任心比較強。而且對本校的環(huán)境非常熟悉,能夠直接進入宿舍發(fā)放傳單,能夠有效利用自身的社交關系進行宣傳。順便說一句,地推這件事必須親力親為,千萬不要相信社會上的地推公司??!我們當時有幾個學校來不及找本校學生,就外包給地推公司,效果明顯差很多。
2、在地推具體執(zhí)行上,我們沒有讓地推人員自由發(fā)揮。而且規(guī)范了時間、地點、操作方法。我們要求統(tǒng)一在晚上九點后進入學生宿舍發(fā)放,因為這個時間學生基本都集中在宿舍,轉化率比較高。我們要求把傳單發(fā)到學生手中,并且當面進行簡單的講解和宣傳,而不是塞到門縫了事。地推之前,我們一對一地對每個學校的負責人進行了培訓,給他們講解介紹活動的規(guī)則和亮點,以及地推的要求和規(guī)范,確保每個地推人員對活動足夠地了解,并且按照最優(yōu)的方式執(zhí)行。
3、最后,也是最關鍵的:如何提高地推人員的積極性?你想得很周全,但是地推人員不執(zhí)行怎么辦?很簡單,實行績效獎勵機制。我們明確規(guī)定將根據各個學校參加活動的班級和人數,對地推人員進行獎勵。這個機制保證在活動效果好的學校,地推人員能拿到的獎金遠高于發(fā)傳單的報酬,而且難度并不大。由于實行獎勵機制,地推人員實際上成了我們這次活動的一級代理,他們和我們成為了利益聯(lián)合體,積極性自然有保證。曉之以理,不如動之以金錢,經濟杠桿永遠是最有效的!
由于實行獎勵機制,我們還可以鼓勵地推人員做線上推廣。因為地推的學生,對本校的情況非常熟悉,他們能做的事情遠不止發(fā)傳單,他們可以轉發(fā)到微信、微博、人人網,可以在本校的貼吧、BBS上發(fā)帖,也可以在同學朋友中口口相傳。事實上,他們做線上推廣的效果,可能比發(fā)傳單還要好!試想一下,發(fā)2000份傳單也不過幾十個轉化,而發(fā)幾條朋友圈或微博,就完全有可能達到這個效果!這也是為什么要把傳單設計成在手機上也能呈現良好效果的原因。因為,在網絡世界里,也是可以做『地推』的!
傳單發(fā)放的過程其實很短,活動上線當天晚上幾個小時就結束了。整個地推過程中,我們通過微信群實時與各個學校的地推人員保持聯(lián)系,根據實際情況,及時地做了一些調整,確保工作順利推進。傳單發(fā)放結束之后,很多地推人員還在通過各種方式持續(xù)發(fā)揮作用。如果沒有一支靠譜的地推團隊和一套好的工作機制,這些是都是很難實現的。
最后再總結回顧一下吧!
關于做傳單:
傳單的功能是傳遞信息,講究直接明了,不要讓用戶解讀和聯(lián)想。大部分情況下,文字比圖片更直接、更有效。
傳單的布局越簡單越好,不要劃分模塊,不要讓用戶變化視線方向,更不要讓用戶找不到重點!
如果你的傳單不能在手機上也呈現出良好的效果,也許你應該再改改。
關于發(fā)傳單:
地推是由人執(zhí)行的,找到合適且靠譜的人非常關鍵。
不要讓地推人員自由發(fā)揮,要事先制定嚴格的執(zhí)行流程和規(guī)范。
地推人員的職責不僅僅是發(fā)傳單,還有宣傳和引導。
地推人員不僅可以做線下工作,還可以做線上宣傳,后者效果可能更好。
建立結果導向的獎勵機制,否則以上幾點都別指望。
以上就是我的一次地推經驗,幾點淺見,歡迎大家跟我交流討論,微信:chenju2018。